北京一环有什么别墅?
首先,北京的“一环”和“二环”不是城市规划概念里的“一环”“二环”,而是民国时期规划的国定标准——东、西、北三环和东、西、南二环,这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决定的。
当时北京的东南角有个积水潭,是天然的护城河;东北角还有个朝阳门,外有亮马河,所以东南和东北被合称为“下河”地区(现在积水潭已经干涸,建起了大楼)。 现在的二环路在民国时并没有建成,只有东、西两半环,因此当时的外城只有内城的六个大门可以出入,分别是正阳门(前门)、崇文门、宣武门、阜成门、安定门、德胜门。
这六扇门里,除了正阳门和阜成门之外,其余的大门都通向北三环路,因此北京俗称的“三环”指的是今天的北三环。 北京的旧城面积实际上比今天更小,东西狭长,南北短促,因此一环路实际上只围住了旧城的东边和北边。
由于旧城东西狭长,又因地理分布的原因,人们习惯将北京分为“东城”和“西城”。而“二环”——也就是当时的外城,虽然也有东西之分,但人们一般不区分得那么细,泛指内城的六扇门以及东西两侧的“下河”地区。
综上所说的,能买得起一环路别墅的人,基本上就是住在旧城东边或北边的富人。由于民国时没有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制度,也没有今天的商品房和限购政策,有钱人买房就跟今天买车一样随意,因此有一环路的住宅并不说明什么。像清末民初的荣禄、铁良这些有权有钱的主儿就都在今天的中南海附近买了花园洋房。
不过旧时的北京城人口密集,房价便宜,穷人多,富人少,因此有钱人住的地方其实并不多,也就东交民巷、琉璃厂这一带(当然今天也贵了)。而中低收入的公务员们,则大多住在西四、西单至宣武门一带。